
香港(CNN)—中国誓言将进行反击,此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其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新的高额关税,作为其彻底改革美国一个世纪以来全球贸易政策的一部分。
特朗普周三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54%的关税,此举旨在推动两国关系的重大重置,并升级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
中国商务部周四上午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坚决反对这一做法,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商务部抨击这一举措是特朗普重塑国际贸易规则的核心,称其为“典型的单边欺凌行为”,同时敦促美国取消关税,并“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与贸易伙伴的分歧”。
声明称:“美国基于主观和单方面的评估,制定了所谓的‘对等关税’,这与国际贸易规则不符,严重损害了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特朗普周三的宣布在现有20%的关税基础上,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34%的所谓“对等”关税。自1月重新掌权以来,特朗普已经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了两批10%的额外关税,白宫称这是阻止非法芬太尼从中国流入美国的必要措施。
北京对这些关税迅速但适度地做出了回应,对包括农产品和燃料在内的一系列美国进口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同时对某些美国公司采取行动,并加强出口管制。
特朗普周三在白宫玫瑰园发表约一小时的讲话时表示:“我非常尊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非常尊重中国,但他们一直在占我们的便宜。他们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他们会反击。”

特朗普单独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特定国家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亚洲国家打击尤为严重,震动了全球市场和企业。
供应链管理公司STG Consultants的Ben Schwall告诉CNN,工业供应链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政策变化。该公司为企业提供中国和亚洲战略咨询。
“我只是希望我们能有更长远的眼光,知道会发生什么,真正的计划是什么,”他说。
所有的牌都飞走了
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54%的最低关税高于许多分析师的预期,可能会从根本上重塑两国经济在数十年相互依存后的关系——以及大约5000亿美元的贸易额。
对于供应链扎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挑战是多方面的,它们现在不仅要面对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意外征收的高额关税,还要面对美国对其他亚洲国家征收的关税。
为了规避现有关税,一些中国和跨国公司已将生产转移到亚洲其他地区。但特朗普周三宣布的对其他亚洲国家的新关税也将损害中国:越南面临46%的关税,柬埔寨商品将被征收49%的关税。
施瓦尔表示,过去六个月他像“疯子”一样工作,帮助客户制定将供应链移出中国的计划,前提是这符合白宫的目标。
但他表示,特朗普对越南和柬埔寨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征收的极高新关税,已经改变了整个局面,许多公司已将这些国家的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
“现在就像有人掀翻了桌子。所有的牌都飞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说,他感叹美国政策的快速变化使得提前计划变得困难。“每个人都会留在中国或搬回中国,所以真正的赢家是中国。”

对于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丹伯里的一家照明公司老板格雷格·马扎(Greg Mazza)来说,这些动态正在提出关于如何引导其业务向前发展的难题。该公司的产品主要从中国采购。
到目前为止,马扎只将价格提高了约5%,而不是将特朗普政府今年早些时候征收的关税的全部成本转嫁给客户。
但他认为“美国消费者将无法承受”新的全面关税带来的经济影响,而那些计划在亚洲其他地区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供应商和企业主将面临困境。
他说:“人们将重新考虑他们的做法,说,‘我要么与中国打交道,要么尝试在美国制造东西’,我认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行的。整体经济可能会受到足够的影响,以至于这种情况甚至无法发生。”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尼克·马罗(Nick Marro)表示,新的关税可能会迫使在华企业重新评估在中国保持业务的做法,即使它们进入其他市场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他说:“中国已经深深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从成品到中间产品,甚至原材料的采购,因此这将不是一个容易或直接的过程。”
他表示,最新措施“将真正重新聚焦于美中经济脱钩的问题”,并补充说,美国对北京经济模式和政策的广泛不满也可能意味着美国还没有完成对中国的关税征收。
以牙还牙?
美国已经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了关税。
其中许多关税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遗留政策,当时他发动了与中国的首次贸易战,最终达成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分析人士称北京从未完全执行该协议。随后的拜登政府又对一些额外的中国商品提高了关税,包括去年对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
这一次,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可能会做出精准回应。
“与其进行广泛的报复,不如期待一套经过校准的施压策略:对农业和工业机械等政治敏感的美国出口商品征收新关税,扩大使用‘不可靠实体清单’来针对知名美国公司,以及对关键投入品实施选择性出口管制,”美国民主防御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表示。

“如果(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拒绝接触,压力就会升级。如果他过早接触,就有可能显得软弱。双方(领导人)都不希望被视为先让步的一方,但拖延可能会加深僵局,”他补充道。
关税措施出台之际,正值中国经济放缓的艰难时期,最近几周,官员们加大了刺激疲软的国内消费的力度,以应对不断扩大的贸易战。
“现在的重点真的在于中国官员能否成功地重新平衡经济,”经济学人智库的马罗表示。“这将很艰难,因为随着这种出口冲击,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对生产、对情绪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可能以破坏再平衡战略的方式打击中国消费者的信心。”
但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特朗普的全面举措撼动了美国与朋友和敌人的经济关系,北京方面可能会看到一些希望。
最近几周,北京方面发起了一场魅力攻势,试图将自己展示为全球贸易的捍卫者,以及从东亚到欧洲的企业和国家的可靠合作伙伴。
随着美国成为一个“不可预测的伙伴”,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东亚经济体可能会重新评估它们与美国的关系,这可能会对中国有利,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台湾前立法委员徐斯俭表示。
“日本和韩国,这些较大的经济体,它们仍然没有能力对美国进行报复,但它们可以做的就是悄悄地与中国发展关系,重新接触,重新评估中国市场机会,”他说。
随着中国制造商可能看到其产品进入美国的路径缩小,这将只会更加重视北京方面继续实现自身市场多元化。
欧亚集团咨询公司中国团队负责人王丹表示,特朗普周三宣布的措施“使两国之间出现了相当严重的脱钩”。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脱钩……这仅仅意味着中国的最终目的地将不得不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地方,比如欧洲、拉丁美洲、非洲,还有更大的亚洲,”她说。“这不会是一个短期现象。这将是一个长期现象。”
本文编译于CNN,由John Liu and Simone McCarthy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编者解析
根据相关报道,中国针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措施采取了强硬立场,并宣布将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以下是对CNN文章主题“中国誓言反击特朗普‘欺凌性’关税,全球贸易战升级”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多个来源信息:
1. 中国的反制措施与立场
中国商务部(MOFCOM)明确表示,美国的单边关税行为违反WTO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权益。具体措施包括:
关税反击: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并考虑进一步对农业等关键领域提高税率。
稀土出口限制:立即对7种中重稀土元素(如镝、钆等)实施出口管制,这些材料对半导体、国防和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
WTO诉讼与调查:就美国关税向WTO提起诉讼,并启动对美印医疗CT管的反倾销调查,同时将多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2. 战略目标与全球经济影响
中国的反制不仅针对美国,更强调维护全球贸易体系。例如:
打击美国产业链弱点:通过稀土限制直接冲击美国高科技和国防产业,因中国占全球稀土加工量的85%以上。
多边合作呼吁:中国表示愿与欧盟等国家合作,共同反对单边主义,维护国际贸易稳定。欧盟也计划对美钢铝关税采取反制措施,但强调“贸易战无赢家”。
3. 国际反应与贸易战风险
国际组织警告:IMF和WTO均指出,美国关税将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破坏供应链稳定。
企业界担忧:宝马、美国商会等机构反对关税,认为保护主义将损害全球繁荣。
连锁反应:美国对欧盟、加拿大等盟友的关税叠加(如钢铝税叠加至50%),可能引发更大范围贸易冲突。
4. 中美博弈的长期化
技术战升级:除关税外,美国拟加强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如AI模型),中国批评此举是“政治化贸易问题”。
国内政治因素:欧盟推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决定至选举后,显示贸易政策与地缘博弈的复杂性。
5. 中国反制的潜在后续行动
若美国继续施压,中国可能进一步:
扩大原材料出口限制:如钴、钨等关键矿产。
提高农业关税:对大豆等美国农产品加征更高税率(或达250%-390%)。
总结
CNN文章所述的“全球贸易战升级”反映了中美博弈从关税向技术、产业链等多维度扩展的趋势。中国的反制措施兼具针对性与象征性,既打击美国经济痛点,也试图塑造“多边主义捍卫者”形象。然而,贸易战的持续将加剧全球供应链分裂和通胀压力,国际社会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声浪可能成为缓和局势的关键变量。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