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点:
- 特朗普表示可能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以便就TikTok达成协议。
- “也许我会给他们一点关税上的减免或其他什么,好让协议达成,”他说道。
- 特朗普发表此番言论之际,中美贸易紧张关系近日有所升级。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可能降低对华关税以促使中国同意TikTok的交易协议。
周三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举行的记者会上,特朗普称中国必须对TikTok出售案”发挥作用”,”可能需要以批准形式参与”。
“或许我会给他们一点关税减免之类的好处促成交易,毕竟关税的每个百分点都比TikTok更值钱”,特朗普对记者说道。
特朗普称可能再次延长TikTok出售期限,因为该应用”非常受欢迎”,市场对其”兴趣浓厚”。
根据参议院4月通过的《不卖就禁》法案,若TikTok未能在1月19日前与母公司字节跳动剥离,将停止在美运营。
1月2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后,TikTok禁令暂缓75天,最终期限延至4月5日寻找新买家。
包括前财长姆努钦、Reddit联合创始人奥哈尼安在内的多位潜在买家已表达收购意向。
特朗普此番关税表态正值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之际。
2月刚就职数周,特朗普即宣布对华加征10%关税,称此举有助于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国。
竞选期间他曾威胁若当选将对华商品征收超60%关税。
中方随即对农业设备、原油、煤炭及液化天然气实施反制关税。
3月4日特朗普将对华关税翻倍至20%。
中国则对美国大豆、猪肉、牛肉加征10%关税,对禽类及棉花征收15%关税。
截至发稿,特朗普团队、TikTok及中国外交部均未回应《商业内幕》置评请求。
本文编译于商业内幕,由Aditi Bharade and Kwan Wei Kevin Tan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编者解析:
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特朗普可能通过降低对华关税以促成TikTok交易的细节,但可以结合特朗普政府过往的关税政策逻辑和谈判模式,对此类可能的策略进行推测性分析。以下是基于相关信息的综合解读:
1.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灵活性与谈判工具属性
特朗普在多个场合表现出关税政策的灵活性。例如,他曾推迟对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以缓解美国消费者在圣诞季的压力,并称可能“给予许多国家关税优惠”,前提是对方采取互惠措施。这显示关税常被用作谈判筹码,而非单纯的经济政策。
若以降低关税换取TikTok交易,可能符合其“交易艺术”逻辑——即通过威胁或让步达成特定政治目标,如解决国家安全担忧或获取其他利益。
2. 对华关税的潜在调整空间
特朗普在2025年已宣布对中国加征10%的额外关税(叠加于现有关税),并威胁进一步扩大范围。但此前他也曾因经济压力调整关税幅度,例如2019年推迟部分关税以稳定市场。因此,若TikTok交易涉及中方让步(如数据安全协议或所有权结构调整),特朗普可能象征性降低部分关税作为交换。
3. 经济与政治风险的平衡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实质是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征税,可能加剧通胀并削弱家庭购买力。若通过关税减免促成TikTok协议,可能被包装为“减轻美国企业负担”或“保护用户数据”的双赢举措,以缓解公众对经济影响的批评。
但需注意,此类交易可能引发国内反弹。例如,美国政界对TikTok的“国家安全威胁”担忧根深蒂固,单纯降低关税可能被视为对华软弱,需附加其他条件(如强制出售TikTok美国业务)以平衡舆论。
4. 中美博弈的复杂背景
特朗普政府一贯将关税与广泛议题挂钩,如移民问题(威胁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关税以阻止非法移民),或指控中国参与芬太尼走私。若将TikTok问题纳入关税谈判框架,可能进一步扩展中美博弈的议题范围。
中方对此类“挂钩策略”可能持谨慎态度。例如,中国曾明确反对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并强调芬太尼管控需合作而非单边施压。因此,任何关税调整需兼顾双方核心诉求,否则难以达成可持续协议。
5. 潜在影响与不确定性
短期市场反应:若释放关税调整信号,可能提振相关行业(如依赖中国进口的零售业)股价,但需警惕政策反复性引发的波动。
长期战略风险:频繁使用关税作为谈判工具可能削弱美国信誉,并刺激贸易伙伴加速“去美国化”供应链布局。
结论
特朗普若以关税减免推动TikTok交易,将是其“极限施压-交易达成”策略的延续。然而,此类操作需平衡国内政治压力、经济现实与中美关系复杂性,实际落地可能伴随附加条件或阶段性调整。未来需关注双方在数据安全、关税互惠等领域的互动细节,以及美国两党对TikTok问题的立场变化。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