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北京——据一份议程草案和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外国CEO将齐聚中国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部分人士预计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两位消息人士称,本届论坛将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根据路透社看到的议程草案,与会者包括联邦快递、西门子、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高通、阿斯利康、雀巢、沙特阿美、城堡证券、力拓、德意志银行、麦肯锡、雅诗兰黛、渣打银行和毕马威的首席执行官。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议程草案显示,多家矿业、工程和医疗保健领域巨头的高管也将出席,但名单可能临时调整。
与往年相比,欧洲企业CEO占比有所提升。
一位消息人士称,论坛结束后数日内,习近平可能会见部分外企高管,其中可能包括欧洲和英国企业的CEO,但会面时间及名单仍可能有变。
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中国正竭力吸引外资,同时决策层试图通过提振内需以抵消美国新一轮关税压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电动汽车、电池、钢铁等关键领域,促使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中国官方上月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1.7%。
消息人士称,”鉴于华盛顿当前对美国在华投资审查趋严,美国企业CEO若访华将保持极低调姿态”,并补充说今年参会的美国CEO人数将减少。
尽管美光科技和AMD的CEO去年曾出席论坛,但此次未出现在议程草案中。
目前正接受中国监管部门调查或审查的谷歌、因美纳、PVH和沃尔玛等美企也未列入议程。
消息人士还提到,国务院总理李强今年可能不会与外企高管会面——去年他已打破惯例未出席这一活动,而该场合曾是外企高管难得与中国高层官员直接交流的机会之一。
梅赛德斯-奔驰发言人向路透社确认,其CEO康林松将出席论坛。
国内参会代表方面,议程草案列出的知名人士包括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和社交应用红笔记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屈芳。
此前因美国拟封禁TikTok,小红书在美引发关注。
截至发稿,小红书和宇树科技未回复置评请求。
王兴兴上月参加了习近平与部分中国科技企业高管的罕见座谈会。
分析人士指出,这场精心安排的亲商活动向困境中的中国科技行业释放了强烈支持信号,也反映出决策层对美国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担忧。
根据议程草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高级官员也将出席。
本文编译于路透社,由Laurie Chen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编者解析:
根据路透社消息人士披露的信息及多方报道分析,2025年3月中国计划举办的中国发展论坛(CDF)及后续高层会晤,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国际形势下强化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战略意图。以下是关键点解读:
1. 峰会背景与时间安排
中国发展论坛(CDF)将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是中国年度经济外交的重要平台。部分外国CEO可能在3月28日与习近平主席会面,但具体安排仍可能调整。
与会企业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汽车(宝马、奔驰)、芯片(高通)、能源(沙特阿美、力拓)、金融(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医药(阿斯利康)等跨国巨头,显示出中国对高科技、绿色能源及消费市场的重视。
2. 吸引外资的迫切需求
中国面临外资流入下滑的压力,2025年1月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减少13.4%。此次峰会旨在通过高层互动传递“开放信号”,尤其是向欧洲企业倾斜(欧洲CEO占比提升),以平衡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中国近期推出一系列政策,如放宽免签过境、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与峰会目标形成呼应,力图扭转外资观望情绪。
3. 地缘政治与经济博弈
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美国企业参与趋于低调。高通等科技巨头虽在列,但部分曾参会的美国CEO(如美光、AMD)未出现在名单中,或因美国对华投资审查趋严。此外,美国参议员Steve Daines计划同期访华,可能涉及芬太尼等敏感议题,凸显中美互动的复杂性。
欧洲企业的战略地位提升:欧盟近期因内部争议面临自主性挑战,中国可能借此强化与欧洲的经贸合作,呼应此前中欧投资协定(的长期目标。
4. 国内政策与经济目标
中国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需依赖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峰会的召开及与跨国企业对话,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如芯片、新能源)和扩大内需市场。
此举也是对美国“脱钩”政策的回应。中国试图通过“以商促政”方式,分化西方阵营,巩固自身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5. 潜在挑战与风险
政治化风险:部分企业可能因中美博弈被迫“选边站”,如芯片、AI等领域企业面临技术出口限制压力。
政策执行透明度:尽管高层会晤释放积极信号,但外企仍关注中国在数据安全、市场准入等领域的实际改革进展。
结语
此次峰会及后续领导人会晤,是中国在后疫情时代及中美战略竞争加剧背景下的一次关键经济外交行动。通过汇聚全球商业领袖,中国既希望提振国际信心,也为国内经济转型争取技术和资本支持。然而,其成效将取决于地缘政治缓和程度及国内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