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芯片巨头计划向美国生产基地投资1000亿美元,此举为这座自治岛屿抵御中国大陆的“矽盾”完整性敲响了警钟。

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宣布斥资1000亿美元(合920亿欧元)在美国建厂的扩张计划后,外界愈发担忧,将生产转移海外恐削弱台湾这一自治岛屿在争取抵御中国大陆威胁时的筹码。
台积电是许多先进半导体产品的主要制造商,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从智能手机到战斗机的各类设备。
然而,由于中国大陆誓言必要时将”武力统一”台湾,全球半导体供应的脆弱性已成为关键战略因素。
出于这一考量,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现任总统拜登都曾呼吁将先进芯片制造产业引入美国。
特朗普在竞选连任期间毫无根据地指责台积电”窃取”美国芯片产业。
2020年,台积电宣布投资数百亿美元在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建造芯片代工厂。
经历建设延误和追加投资后,该州首座工厂于2024年开始投产,第二座工厂计划于2028年投产。
包括上周的声明在内,台积电在美国的总投资额已达到1650亿美元。
在记者会上,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坚称,千亿美元的赴美扩产计划并非迫于特朗普压力。
他称”台积电任何海外建厂决策始终基于客户需求”,同时承诺公司最先进技术仍会留在台湾。
在投资声明中,刘德音表示2020年特朗普的”远见与支持”是促成台积电”启动在美先进芯片制造计划”的关键。
公司称此项扩建将成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涵盖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和一座研发中心。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安东尼娅·赫迈迪表示:”若非特朗普施压,台积电不会如此加码投资。”
台湾智库”民主社会与新兴科技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员江旻谚指出,虽然台积电此举”未必是经济上最理性的选择”,但属于”应对全球科技地缘政治的必要调整”。
维护台湾的“硅盾”
对许多台湾民众而言,在成本更高的美国生产芯片将如何实现投资回报,始终是个未解之谜。
尽管台湾当局称赞最新协议是台美关系的”历史性时刻”,却未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或”硅盾”的长期安全性作出回应。
该术语意指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角色,这种战略价值有助于威慑中国大陆的潜在军事行动。
台湾占据全球约60%的芯片产量,台积电则是维持这一技术优势的核心力量。
当最新协议伴随着特朗普”世界最强AI芯片将在美国制造”的胜利宣言公布时,全台响起警报。
在野党国民党批评赖清德放任外力削弱”硅盾”,警告先进制程外移将导致台湾高科技产业空心化并危及安全。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专家Hmaidi指出:”此举本质上是为了确保台海若遭封锁时,美国企业仍能获得高端芯片。”
研究员蒋表示,即便进行海外扩张,未来可见范围内台湾仍将保持半导体制造主导地位。
“按美国当前建设进度,即使推进到2纳米制程,预计也要2027至2028年才能完成。而台湾已积累数十年经验…伴随持续技术进步。最先进技术转移的设想并不现实。”
台积电在德国和日本也设有晶圆厂投资。
台湾为特朗普即将实施的关税做准备
在台积电宣布投资计划前,特朗普就宣称拟对台湾制造的芯片加征最高100%的关税,声称该策略将激励企业将芯片生产转移至美国。
分析人士表示,即便在台积电扩大投资后,台湾半导体企业仍可能面临新一轮关税冲击,特朗普预计将于4月2日宣布相关措施。
但该政策对台积电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
“美国并未直接从台湾大量进口芯片——其进口产品多为汽车、消费电子等终端成品。”蒋士杰分析称。
蒋警告称,台湾必须对特朗普的下一步动作保持”高度警惕”,并应在共同安全与利益基础上主动参与协商。
他表示”无论是拜登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还是特朗普的政策,核心都是扩大美国本土制造”,这里指的是前任总统签署的为美国本土芯片制造提供政府补贴的法案。
特朗普抨击拜登政策是”白送钱”,坚称芯片制造商需要关税等”激励措施”才会在美国设厂。
“台湾应自问:什么样的芯片供应链战略最符合自身利益?”蒋强调。
迄今为止,特朗普除反复声称台湾应为美国提供的’抵御中国的防卫’支付更多费用外,尚未明确表明对台安全支持的官方立场。
本文编译于德国之声,由Wesley Rahn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