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苏里州前总检察长埃里克·施密特于2020年提起的原始诉讼五年后,该裁决才得以公布。

一名联邦法官周五作出有利于密苏里州的裁决,该州此前对中国共产党提起240亿美元的诉讼,指控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囤积防护物资。
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安德鲁·贝利在声明中表示:”这是密苏里州和美国在要求中国为向世界释放新冠病毒负责的斗争中取得的里程碑式胜利。中国拒绝出庭,但这不意味着他们能逃脱造成难以言表的苦难和经济破坏的罪责。我们将通过没收中国在美资产——包括密苏里州农田——来追讨每一分钱赔偿。”
贝利办公室称,此次判决金额是该州历史上最大先前判赔金额的六倍。
斯蒂芬·林堡法官在裁决书中表示:”法院认定密苏里州已提供令本院满意的证据,足以根据原告起诉书第四项指控确立各被告对密苏里州的法律责任。因此,本院判决被告共同及个别向密苏里州支付24,488,825,457.00美元赔偿金,并承担判决后利息。”

本案被告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病毒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
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安德鲁·贝利周五在社交媒体平台X发文称:”听着中国,你们欠密苏里州240亿美元。我刚赢得法院判决。赶紧付钱——否则我们就开始扣押资产和农田了。”
该判决源于五年前密苏里州前总检察长埃里克·施密特对中国提起的诉讼。
贝利办公室在声明中指出,中国被诉理由为”在疫情期间阻碍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在内的关键医疗设备生产、采购及出口”。
2024年1月,上诉法院作出有利于密苏里州的裁决,推翻了此前下级法院驳回该案的判决。
但上诉法院同时要求,诉讼范围应限于指控中国囤积防疫物资,此前该案曾指控中方隐瞒疫情溯源信息。
本文编译于福克斯新闻,由Brie Stimson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编者解析:
真TM逆天!如果不是武力打不过就要明抢了吧!关于“密苏里州在新冠疫情相关诉讼中赢得对中国240亿美元判决”的说法,需结合法律原则和国际关系背景进行解读分析:
1. 案件背景与指控内容
2020年4月,美国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tt)以官方身份向密苏里东区联邦地区法院起诉中国政府,要求中国对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负责并赔偿。这是美国首个州级政府提起的此类诉讼。
指控理由包括两项:一是污蔑中国“隐瞒疫情信息”,导致该州经济损失;二是诬称中国“囤积医疗物资”加剧疫情。
2. 国际法角度的合法性争议
国家主权豁免原则:根据国际法,主权国家及其财产在外国法院享有管辖豁免权。中国政府的抗疫行为属于主权行为,美国法院无权管辖。即使美国采取“限制豁免”立场,中国抗疫措施也不属于商业行为,仍受豁免保护。
无国际法依据:国际法中不存在“疫情起源国需承担国家责任”的规定。历史上类似案例(如艾滋病在美国首发)从未要求起源国赔偿。病毒溯源问题应由科学界研究,而非政治化。
中国履行国际义务:中国自2020年1月起定期向世卫组织和美国通报疫情信息,符合《国际卫生条例》的通报义务。世卫组织多次肯定中国信息透明度及创造的“防疫窗口期”。
3. 美国国内法与政治动机
管辖权问题:美国法院对外国政府无管辖权。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规定,外国政府原则上享有豁免权,除非涉及商业行为或恐怖主义等例外情况。密苏里州的起诉被学者视为“政治作秀”,法律上难以成立。
政治操弄意图:分析指出,此类诉讼旨在转移美国国内抗疫不力责任,迎合选举政治需求。共和党试图通过“中国责任论”掩盖政府初期忽视疫情、防控迟缓的失误。
4. 实际影响与中方回应
象征性大于实际:法律专家普遍认为,此类诉讼无法实际执行。国际法学者基梅纳·凯特纳(Chimene Keitner)强调,索赔需通过国际司法途径,而非美国国内法院。
中方立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将疫情政治化,指出美国自身防疫失误是疫情恶化的主因。中国政法大学黄进教授等学者批驳此类诉讼“彻头彻尾违反国际法”,侵犯中国主权。
5. 后续发展可能性
若美国法院强行判决,可能引发中国对等反制措施,例如依据中国《反外国制裁法》对美方实体实施制裁。
此类诉讼可能加剧中美关系紧张,但国际社会普遍不认可其合法性,实际执行可能性极低。
结论
密苏里州所谓“240亿美元胜诉判决”若存在,可能为美国国内单方面政治操弄的结果,缺乏国际法效力。此类诉讼实质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政治工具,而非基于事实与法律的合法诉求。国际法和历史经验均表明,将公共卫生问题司法化、污名化他国的行为,不仅破坏全球抗疫合作,也损害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