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称,美国关税处于自194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实施的广泛关税于周二生效,同时对华加征的关税也进一步提高,此举立即遭到北京方面的迅速反制。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称,”特朗普总统继续致力于确保美国贸易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
根据白宫声明,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商品将加征25%的关税,而来自中国的商品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再提高10%。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表示,美国关税已达到194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美联社报道,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宣布计划对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报道称,辛鲍姆表示”没有任何动机、理由或正当依据支持这项将影响我们人民和国家的决定”。
辛鲍姆称将于周四与特朗普通电话,若无法达成协议,她将在周日的集会上宣布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美国新关税生效后数分钟内,中国周二宣布初步反制措施,对进口自美国的鸡肉、小麦、大豆和牛肉等商品加征10%至15%的关税。
这些关税将叠加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轮贸易战中实施的类似关税之上。
虽然北京方面根据2020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给予部分豁免,但其中部分关税已高达25%。
中国新关税将于下周一(3月10日)起对离境货物生效。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也承诺,若特朗普对加商品关税生效,将对美国商品实施关税。
他周一在声明中表示,渥太华将”立即对价值3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并在21天后对剩余125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税”。
特鲁多在声明中称:”我们的关税将维持至美方撤销贸易行动。若美方不停止加征关税,我们正积极与各省和地区持续讨论采取多项非关税措施。”

随着特朗普宣布拟议关税于凌晨00:01生效,美国三大股指期货周二早盘接近平开,此前周一市场已出现抛售潮。
该公告导致主要股指暴跌,标普500指数创去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收于5849.72点,下跌104.78点或1.7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于43191.24点,下跌649.67点或1.48%;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64%。
亚洲市场周二涨跌互现。
上证综指微涨不足1个百分点,日经指数下跌约1.2%,恒生指数收盘下跌约0.3%。
欧洲市场周二多数走低,德国DAX指数午盘下跌约1.6%,富时100指数下滑约0.3%。
此次美国加征关税实施前约一个月,特朗普刚因与墨加两国就边境安全和毒品走私达成协议而暂缓对两国征税。
本文编译于ABC,由Kevin Shalvey, Karson Yiu, Ellie Kaufman, and Max Zahn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编者解析:
历史性关税生效与中方反制的背景与影响分析
1. 关税生效的背景与直接原因
2025年3月4日,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式对加拿大、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加拿大能源产品为10%),并对中国商品再追加10%关税,导致对华总关税税率从10%升至20%。这一行动源于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指控三国未能有效遏制芬太尼等毒品流入美国,并称墨西哥政府与贩毒集团存在“危险联盟”,而中国是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来源地。
美方逻辑:通过关税施压,迫使三国加强边境管控和禁毒合作。特朗普称,若毒品问题未解决,关税将长期存在。
中方反驳:中国强调其严格禁毒政策,指责美方“甩锅推责”,关税只会推高美国物价并破坏全球供应链。
2. 加墨两国的应对与博弈
加拿大和墨西哥虽采取部分措施缓和矛盾,但未能阻止关税生效:
墨西哥:向美移交毒枭昆特罗等29名罪犯,并派遣1万名士兵至美墨边境拦截毒品,试图换取美方让步。
加拿大:任命前皇家骑警高官为“芬太尼沙皇”,并威胁撕毁与马斯克旗下星链的合同,禁止美企参与省级项目。
然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暗示,加墨两国的实际税率可能低于25%,因其在禁毒合作上“取得进展”。
3. 中国的反制措施与战略考量
中国明确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回应美方加税,反制方向包括:
关税反制:拟对原产于美国的农食产品加征关税,精准打击特朗普的农业票仓。
非关税措施:可能限制美国企业在华市场准入或联合其他国家发起WTO诉讼。
中国强调,中美贸易额超6800亿美元,关税战将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中方更倾向于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4. 经济影响与多方批评
通胀压力: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可能进一步推高国内物价。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民调显示,75%美国人认为关税将加剧通胀。
产业链冲击:木材、半导体、药品等后续可能被加税的商品领域将面临供应链波动,加拿大作为美国木材最大供应国首当其冲。
巴菲特罕见批评:称关税等同于“货物税”,最终由消费者承担,长期可能引发经济连锁反应。
5.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连锁反应
美欧关系紧张: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加征25%关税,称欧盟成立目的是“搞垮美国”,引发欧盟强烈反对并准备反制。
多边贸易体系受挫:美国频繁使用单边关税,削弱WTO权威,迫使各国转向区域贸易协定或加强自主产业链建设。
总结与展望
此次关税行动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延续,旨在通过经济施压实现政治目标,但其实际效果可能因通胀反噬和盟友反制而大打折扣。中方的反制既展现强硬立场,也为谈判留有余地。未来需关注:
加墨两国能否通过进一步合作换取关税下调;
中方反制措施的具体落地及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美国国内对通胀的承受力是否导致政策回调。
这一轮关税博弈再次凸显全球化与保护主义的深层矛盾,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与避免经济“脱钩”之间的平衡将成为长期挑战。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