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的无核化谈判提议予以回击,调侃称在削减军备方面,美方应践行“美国优先”。
《新闻周刊》已通过邮件联系白宫寻求置评。
为何重要
特朗普呼吁中国和俄罗斯加入美国——全球国防开支最高的国家——进行谈判,旨在最终将各自的核储备及军事预算削减至多50%。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周一对此提议表示欢迎,并邀请中国领导人共同考虑此类承诺。
须知要点
在周四中国国防部月度记者会上,发言人吴谦对特朗普政府提出质疑,指出美国不仅拥有最大规模的国防预算,还坐拥全球顶尖的核储备。
发言人表示:“我认为,美国应在这方面践行‘美国优先’,率先削减其核武库及军费开支。”
他补充道,中国在核武政策上坚持“不首先使用”原则,并“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
据伦敦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2月12日发布的报告,2024年全球军费总额达2.46万亿美元。中国宣布本年度国防预算为2360亿美元,同比增长7.2%。
不过有分析指出,未公开开支使实际数字被大幅抬高,美国企业研究所(AEI)估算中国实际军费为7110亿美元,与美国8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差距并不悬殊。
本文编译于新闻周刊,由Micah McCartney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编者解析:
中国近年来在核裁军与全球战略稳定议题上展现出坚定立场,尤其在反对美国的核政策扩张和破坏国际军控体系方面表现突出。以下从政策背景、核心主张及行动路径三方面进行解读:
一、政策背景:美国核政策的挑战
美国近年来频繁调整核战略,包括退出《中导条约》(INF)、《反导条约》(ABM)等关键军控协议,并推动核武器现代化计划。这些行动被中国视为严重破坏全球战略平衡,加剧核扩散风险。例如:
核武器部署: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程导弹和全球反导系统,直接威胁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安全环境。
核共享与延伸威慑:美国通过与盟友的“核共享”安排,模糊核武器使用界限,变相扩大核威慑范围,中国认为此举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义务。
二、中国反对美国核计划的核心主张
中国通过多边外交场合和文件明确提出反对立场,核心观点包括:
1.敦促美国履行核裁军“特殊责任”
中国强调,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即美国与俄罗斯)应率先大幅削减核武器,并以“可核查、不可逆、有法律约束力”的方式推进裁军进程,为其他国家参与创造条件。
2.反对核武器政策与军事挑衅
核政策批评:中国反对美国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威慑政策,呼吁核武器国家承诺“不首先使用”并支持谈判相关条约。
军事部署反制:美国在境外部署导弹和反导系统被中国视为破坏地区稳定的行为,中方要求其撤回相关武器并停止发展全球反导体系。
3.维护国际军控体系
中国主张以NPT为基石,推动国际社会平衡处理核裁军、核不扩散与和平利用核能三大支柱,反对单边主义对多边机制的破坏。
三、中国的行动路径与反制措施
1.多边外交施压
中国在联合国裁军会议等平台推动形成共识,例如要求核武器国家降低核武器戒备状态、停止针对他国的核威慑政策,并支持建立无核武器区。
2.针对性反制手段
针对美国对台军售等行为,中国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洛克希德·马丁等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限制其与中国市场的联系,以遏制美国对华军事挑衅的升级。
3.强化自身核政策透明度
中国长期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并通过推动“互不首先使用”多边倡议,塑造负责任核大国形象,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四、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从历史维度看,美国早在冷战时期便多次计划对华核打击(如1956年SAC计划),而中国始终将核力量作为防御性手段。当前美国核政策的扩张,被视为历史威胁的延续,中国通过强化国际规则约束和自身反制能力,防止核对抗风险。
结论
中国反对美国核计划的实质是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与多边主义秩序,其立场既基于现实安全需求,也体现了对国际责任的长远考量。未来,中美在核领域的博弈将更依赖国际规则与多边合作机制的有效性,而中国在推动核裁军进程中的角色将愈发关键。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