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公司正准备为中国客户推出软件更新,提供与美国市场”全自动驾驶(FSD)”系统类似的驾驶辅助功能。该更新计划于未来几天推出,将使车主能够在城市街道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由于信息未公开,知情人士要求匿名。特斯拉将告知客户该系统可实现匝道与路口自动导航通行,具备交通信号灯识别、转弯变道及车速调节能力。
该功能将推送给已支付6.4万元人民币(合8800美元)购买FSD套件的用户。尽管特斯拉将其功能宣传为”全自动驾驶”,但仍需驾驶员持续监督并随时准备接管。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多年来一直寻求在中国道路运营FSD的监管许可,并计划今年在华推出该系统。
马斯克在上月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由于中美两国对道路数据训练的限制,特斯拉FSD在中国面临挑战。其工程师正通过分析中国道路的公开网络视频,利用这些视频片段进行训练来突破限制。
软件更新说明显示,部分功能的响应速度与执行效果可能因车型配置而异。城市街道驾驶功能将首先在特定车型上线,后续逐步扩展适用范围。
本文编译于底特律新闻,由Haze Fan | Bloomberg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编者解析:
根据最新信息(截至2025年2月24日),特斯拉在中国部署全自动驾驶(FSD)功能的计划已进入关键阶段。以下从技术、市场、法规及挑战等角度综合分析:
一、部署进展与核心功能
1.功能升级
特斯拉计划通过软件更新向中国用户提供与美国市场类似的FSD功能,包括:
城市道路辅助驾驶(自动进出匝道、十字路口导航、交通信号识别)
自动变道、车速调整及复杂路况处理能力。
该功能将优先覆盖已支付6.4万元购买FSD服务的用户,并分批次推送至不同车型。
2.技术基础
基于特斯拉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系统,通过8个摄像头实现360度环境感知(监测距离达250米),并依赖本地数据中心处理数据以满足中国法规。
与Autopilot相比,FSD更侧重于城市道路场景,弥补了原系统对城区复杂路况支持的不足。
二、市场与竞争格局
1.战略意义
中国是特斯拉全球最大单一市场(2024年销量65.9万辆,超越美国),FSD落地将巩固其技术领先地位,并应对本土品牌(如华为、比亚迪、小鹏)在智驾领域的激烈竞争。
华为ADS 2.0等竞品已实现更低定价(约2.1万元),特斯拉需通过技术差异化维持高端市场优势。
2.用户反馈与定价争议
FSD 6.4万元的售价被指“过高”,国内竞品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如极越01智驾包优惠后仅1.99万元)。
用户对特斯拉车机系统兼容性、语音交互功能的不满可能影响FSD体验接受度。
三、法规与数据安全挑战
1.监管障碍
中国要求自动驾驶数据本地化存储,且限制敏感数据跨境传输。特斯拉通过建立本地数据中心完成合规调整。
美国对高性能GPU出口限制影响特斯拉在华训练FSD模型,需依赖中国境内算力资源。
2.政策风险
监管部门对FSD的批准尚无明确时间表,可能受中美贸易谈判等宏观因素影响。
特斯拉近期因车门解锁逻辑缺陷召回160余万辆车型,凸显其智驾系统仍需完善。
四、未来展望与行业影响
1.市场前景
若FSD成功落地,特斯拉或开启“订阅制”商业模式,并通过OTA持续升级功能,增强用户粘性。
中国智驾市场将进入“技术+生态”竞争阶段,本土企业(如比亚迪、华为)通过成本优势和生态整合加速L3/L4技术普及。
2.技术趋势
特斯拉需解决复杂交通场景的适应性(如非机动车混行、施工路段),并优化本土化算法。
与激光雷达方案相比,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在中国市场的可靠性仍待验证。
总结
特斯拉FSD入华标志着全球自动驾驶竞争进入新阶段。尽管面临法规、数据安全和本土化挑战,其技术迭代与市场策略将深刻影响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格局。短期看,分阶段推送和用户反馈优化是关键;长期则需在成本控制、生态合作上寻求突破,以应对“智驾平权”趋势下的本土企业围剿。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