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要点
- 台湾立法动态:针对国民党(KMT)32名立法委员的罢免程序进入第二阶段,若成功可能使民进党(DPP)在立法院占据多数。
- 大陆军事威慑:中国大陆在台湾南部突然举行实弹演习,同时近期在越南、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附近海域进行类似挑衅性行动。
- 韩国反华情绪:韩国总统尹锡悦在弹劾审判中多次提及“中国间谍活动”,引发国内反华浪潮,总统候选人李在明调整亲中立场。
- 菲律宾间谍案:菲律宾逮捕涉嫌针对军事设施和总统府的中国公民,指控其参与中国统战部秘密活动。
- 中俄战略协作: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重申对俄战略合作,同时试图维持俄乌战争“中立”形象。
台海关系动态
1.台湾内部政治博弈
- 罢免程序进展: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推进32项针对KMT立委的罢免案,目前13项进入第二阶段,而针对DPP立委的3项罢免案因签名不足失败。
- 立法院权力重构:当前立法院席位分布为DPP(51席)、KMT(54席)及台湾民众党(8席)。若DPP通过罢免获得6席,将掌控简单多数;获得12席则可压制所有反对党。
- 预算削减争议:KMT与民众党联盟此前通过大幅削减政府预算(包括国防及外交部预算),削弱台湾应对大陆胁迫的能力。
2.大陆军事行动升级
- 突袭式实弹演习:2月26日,解放军在台湾高雄、屏东外海划定1850平方英里禁航区,未提前通告,32架军机(含22架越过海峡中线)及7艘军舰参与。
- 常态化威慑策略:2025年2月,解放军飞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ADIZ)达348次,自赖清德2024年5月就职后,每月突破200次,旨在消耗台方反应资源并降低威胁感知阈值。
- 区域联动施压:同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附近的塔斯曼海及越南东京湾进行无预警实弹演习,凸显“灰色地带”战术的全球扩散。
区域与国际联动
1.韩国:反华情绪与政治转向
- 间谍指控发酵:尹锡悦称“中国无人机多次拍摄韩国军事基地”“核心技术泄露至中国”,推动修订《国家安全法》以扩大“敌国”定义(目前仅限朝鲜)。
- 选举政治影响:总统候选人李在明转向支持美日韩三边合作,反映民意对华不信任上升。中国试图通过文化交流和APEC峰会访韩计划缓和关系。
2.菲律宾:反间谍行动升级
- 抓捕行动:2月25日逮捕2名中国公民及3名菲律宾同伙,指控其使用改装车辆收集总统府、美军使馆等敏感区域数据。
- 统战渗透网络:涉事组织“菲律宾中国和平友好促进会”与“侨星志愿团”受中国侨联指导,通过捐赠警用设备渗透地方势力。
3.中俄“战略协作”与舆论博弈
- 高层会晤:绍伊古与习近平、王毅会面,强调“全面战略协作”,但中方公开表态仍维持俄乌问题“中立”。
- 双重叙事:复旦大学学者沈逸称“依赖美国有风险”,试图将中国塑造为“全球南方”领导者,淡化对俄实质支持(如军民两用物资出口)。
中美经济与战略对抗
1.关税战升级
- 美国对华进口加征20%关税,中国反制对美农产品加征15%关税,并将10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含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
- 中国限制钨、铋等5种关键矿物出口,打击美国国防供应链。
2.芬太尼议题交锋
- 美国指控中国补贴芬太尼前体化学物出口,中国发布白皮书否认,并指责美方“栽赃”。
大陆对台政策动向
- 两会定调: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删除“和平统一”表述,强调与“台湾同胞”共推“统一进程”,反映对赖清德政府“拒统”立场的强硬回应。
- 统战强化:政协主席王沪宁称“坚定支持台湾爱国统一力量”,拟重启两岸旅游并扩大文化经济纽带。
战略影响与趋势研判
1.短期(2024-2025)
- 台湾罢免政治加剧立法机构碎片化,或迫使赖清德向深绿倾斜以巩固基本盘。
- 解放军ADIZ常态化施压与美对台军售解冻(8.7亿美元)并行,加剧台海“危机螺旋”。
2.中长期(2026-2030)
- 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获取转向暗网交易与AI策反(如LinkedIn画像分析),倒逼美军内部审查与零信任架构(ZTA)改革。
- 菲律宾、韩国等“中间国家”在安全与经济上加速“阵营化”,东南亚或成中美情报战新高地。
结语:复合威慑下的脆弱平衡
中国大陆以“军事胁迫+经济杠杆+统战渗透”组合拳重构台海秩序,而台湾内部政治分化与外部盟友的摇摆性(如韩国、菲律宾)加剧局势复杂性。美国对华“竞赢”战略在关税与科技链层面遭遇反制,双方博弈正向金融、数据主权等非传统安全域延伸。台海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防止“灰色地带”战术触发误判,同时避免区域国家被迫“选边站”导致的体系断裂。
本文编译于美国战争研究所(ISW)与企业研究所(AEI),由:Dan Blumenthal and Nicholas Carl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资源下载
China-Taiwan Weekly Update, March 7, 2025
评论列表 (1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